当前位置: 主页> 走进校园> 办学动态

承德市农广校启动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工作 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张建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点击数:1

承德市农广校积极响应中央农广校“万名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部署,在参加全国师资培训后迅速行动,于10月22日召开承德市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工作启动会,全面推进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工作。

一、落实中央部署 夯实人才培育基础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中央农广校随即启动“万名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目标三年内全国培育1万名懂市场、懂技术、懂经营的乡村职业经理人。10月13-17日,承担培养任务的承德市农广校选派骨干人员参加了由中央农广校、中国农业大学、腾讯公司联合举办的全国师资培训班,系统学习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村建设、师资管理等关键内容,为本地培训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培训归来后,承德市农广校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及本地生态农业特色,制定了《承德市2025年乡村职业经理人年度实施方案》,明确以“精准遴选、精细培育、精心服务”为主线,计划年内培养100名乡村职业经理人,同步建设5个实践村、组建10人以上师资库,形成“遴选-培育-跟踪-评估”闭环机制。

二、启动会上谋实策 细化培训实施方案

10月22日,由承德市农广校副校长杨立兴主持召开了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工作启动会,兴隆县、宽城县农广校负责人及教学管理骨干参会。会议重点审议并完善了两期培训班实施方案,明确将于11月中旬在兴隆县、宽城县分设班级,每班50人,覆盖村“两委”成员、集体经济青年骨干、返乡创业带头人等重点群体。培训将严格遵循“理论学习+村庄观摩+岗位实践+成果展示”四阶段模式:理论学习涵盖政策法规、产业规划、数字化工具应用等线下课程及多门线上精品课;村庄观摩精选兴隆县诗上庄村(文旅融合)、宽城县闫杖子村(智慧农业)等5个特色实践村,开展沉浸式教学;岗位实践为期14天,采用“1名导师带10名学员”模式,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板栗深加工、农文旅融合等本地特色产业;成果验收要求学员提交《村集体经济增收创业项目计划书》,通过答辩考核后颁发结业证书。

此外,会议还明确了资金使用、师资管理、后勤保障等细节,确保培训质量。

三、聚焦产业振兴 培树典型案例

此次培养计划将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依托标准化农民田间学校和京津冀共享师资资源,强化“产业+文旅”融合实践,力争实现“百名学员带动百村集体经济项目”目标。例如,针对兴隆县林果产业、宽城县生态农业等优势领域,培训将重点提升学员资源整合、市场对接及项目申报能力,助力打造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乡村振兴案例。

下一步,承德市农广校将按照启动会部署,加快学员遴选、师资对接和实践村建设,确保首期培训班于11月14日在兴隆县顺利开班。通过系统化、精准化培养,未来三年将持续为承德乡村振兴输送高素质管理人才,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