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二听三摸”:教你快速识别畜禽亚健康
作者:吴昊 更新时间:2025-10-28 点击数:1
在养殖过程中,想必大家最怕的就是畜禽突然生病,不仅治疗成本高,死亡率也让人揪心。很多时候,疾病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一个“亚健康”的潜伏期。如果能发现这些“亚健康”的信号,及时干预,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一看、二听、三摸”,帮助大家像老中医“望闻问切”一样,快速识别畜禽的亚健康状态。
一、看
“看”是最直观、最重要的第一步。每天进入圈舍,不要走马观花,要带着“侦探”的眼光,系统地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1.看精神与姿态:
健康状态下,畜禽通常精神饱满,眼亮有神。鸡活泼好动,猪摇尾乞食,牛、羊反应敏捷。休息时姿势舒展自然。
亚健康状态下,畜禽在精神与姿态上往往有以下表现:精神萎靡,呆立一角,头颈收缩,羽毛或被毛耸立,对外界反应迟钝,这通常是发热或全身不适的早期表现。姿势异常,猪表现为扎堆或呈现犬坐姿势,这通常是呼吸困难的重要信号;鸡则出现缩起脖颈、双翅下垂、闭眼“打盹”的疲惫状态;而牛、羊如果频繁回头观看自己的腹部,则很可能是在提示腹部存在疼痛不适。神经症状,头颈扭曲、转圈、站立不稳等,是严重问题的前兆。
2.看羽毛与被毛:
健康状态下家禽羽毛光滑、紧凑、整洁有光泽;牛、羊、猪等被毛顺滑、贴身、有弹性。
亚健康状态下,畜禽的羽毛与被毛通常有以下表现:家禽羽毛粗乱、无光泽,是营养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标志。家畜被毛逆立、脏污,标志着家畜身体不适,因此不再打理自己,常见于发烧、寄生虫感染或消化紊乱。畜禽局部脱毛、有寄生虫,畜禽身上有虱子、螨虫等,不仅会导致瘙痒不适,更会影响休息和生长。
3.看采食与饮水:
健康状态下畜禽通常会在饲喂时争先恐后,食欲旺盛,采食量稳定,饮水量正常。
亚健康状态的畜禽在采食与饮水方面通常有以下表现: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是最早期、最敏感的信号之一。喂料后,总有剩料,或者有些个体只在槽边“磨蹭”,并不真吃。
异食癖,家禽啄羽、啄肛,家畜啃墙皮、吃粪尿等,通常意味着饲料中微量元素的缺乏。饮水异常,畜禽饮水量突然大幅增加或减少。增加可能见于发热或肾脏问题,减少则是更严重的全身性不适表现。
4.看粪便:
健康状态下畜禽健康状态下粪便一般成型、软硬适中、颜色稳定。鸡粪呈螺旋状,颜色为灰褐色或棕褐色,顶端有白色尿酸盐。猪粪呈香肠状,软而不稀。牛粪呈叠饼状,落地后散开。
亚健康状态下,畜禽粪便通常有以下表现:颜色异常,鸡排出白色石灰样的稀薄粪便,这常见于鸡白痢或法氏囊病;绿色粪便则往往是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提示。家畜粪便中带有红色血液,通常代表球虫感染或肠炎的发生;而出现黑色柏油状的粪便,可能是胃部或十二指肠出现了出血问题。形态异常,畜禽粪便过度稀薄呈水样,是腹泻的典型表现;反之,粪便干硬呈颗粒状,则多与便秘、饮水不足或机体发热有关。内含物异常,畜禽粪便中夹杂着未消化的饲料颗粒,表明存在消化障碍或肠道炎症;若粪便中含有过多的黏液或气泡,则通常是肠道菌群失调的迹象。
二、听
“听”是最直接、最敏锐的第二步。每次喂料前后,留心听一下,做一名“听诊者”,捕捉那些被掩盖的健康密语。
1.听呼吸声:
健康状态下畜禽通常呼吸平稳、均匀、无声或仅有轻微的鼻息声。
亚健康状态下的畜禽呼吸声有以下几种情况:咳嗽、打喷嚏是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核心信号。尤其在猪场,清晨喂料时听到连续的咳嗽声,要高度警惕是否支原体、胸膜肺炎等问题。呼吸急促且有啰音,家禽呼吸急促、张口呼吸,或听到“呼噜呼噜”的痰音、哨音,说明气管内有黏液,是气囊炎、支气管堵塞等严重呼吸道病的征兆。腹式呼吸,猪在趴卧时腹部剧烈起伏,这是肺部受损、呼吸困难的表现,出现这种情况需及时寻找兽医医治。
2.听叫声:
健康状态下畜禽的叫声洪亮,各有特点。
亚健康状态下畜禽通常叫声嘶哑、无力,或者发出痛苦的呻吟声。
3.听采食声:
健康状态下上料后通常能听到一片“嘎嘣脆”的咀嚼声,节奏轻快。
亚健康状态下上料后采食声稀疏、缓慢,甚至听不到声音。
三、摸
“摸”是最真实、最直接的第三步。当你对某个个体的健康状态产生怀疑,不能仅凭远观下定论,要伸出手去,让你的掌心成为最精准的“感应器”,亲自验证那些隐藏的真相。
1.摸体温:
用手触摸鸡的冠髯、大腿;触摸猪、牛、羊的耳根、鼻镜。健康状态下这些位置手感温暖,不热也不凉。若触摸感觉到发热,是畜禽机体正在对抗感染的直接证据,说明大概率其体内有炎症发生。若感到发凉,尤其是耳鼻、四肢末端冰凉,说明很大可能是末梢循环衰竭,这是休克、濒死的前兆,需及时寻找兽医医治。
2.摸体表:
健康状态下畜禽的皮肤弹性好,肌肉丰满结实。
亚健康状态下的畜禽通常有以下表现:皮肤弹性差,提起颈部或背部皮肤,松开后恢复缓慢,是脱水的典型表现,常见于严重腹泻。触摸到关节肿胀说明可能有关节炎;胸部有硬结或水泡说明可能有胸囊肿或皮肤病。膘情差,脊骨、肋骨明显外露,肌肉干瘪,说明畜禽长期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消耗病。
3.摸嗉囊:
对家禽来说我们还可以去摸它的嗉囊,健康状态下家禽采食后嗉囊饱满柔软,一段时间后变小。
亚健康状态下的家禽嗉囊触摸会有软、硬两种情况:软嗉表现为嗉囊膨大柔软,充满气体和液体,倒提时可从口中流出酸臭液体,是嗉囊炎的表现;硬嗉表现为早晨时摸嗉囊还充满硬实的食物,说明家禽存在消化不良。
四、发现亚健康,我们该怎么办?
一旦通过“一看二听三摸”发现问题,我们应迅速采取系统性的处理措施。首要步骤是立即将可疑病畜禽隔离观察,以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紧接着,必须对养殖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仔细排查温度是否稳定、有无贼风;评估湿度是否过高而引发球虫和腹泻,或过低导致粉尘过大刺激呼吸道;感受舍内氨味是否刺鼻,判断通风与保温是否取得平衡;同时确认饲养密度是否合理,避免因过度拥挤引发应激和采食不均。与此同时,还需认真检查饲料有无霉变、饮水线是否畅通、水质是否清洁卫生等情况。
在完成这些基础排查后,便可开展针对性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通过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营养素来提升畜禽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针对粪便异常的情况,可使用益生菌、酸化剂等产品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根据季节特点和疾病流行规律,可适时选用板青颗粒等清热解毒类中药进行群体预防保健。若已出现明确的细菌感染症状,则应及时寻求兽医的专业指导,使用相应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从而形成从隔离到环境管理,从营养支持到精准治疗的完整防控链条。
养殖朋友们,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每天花上十几分钟来“一看、二听、三摸”,与你的畜禽“聊聊天”,你就能成为它们健康的“守护神”。这套方法简单、实用、不花钱,贵在坚持和细心。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练就这双“火眼金睛”,守住健康养殖的第一道防线,实现稳定增收!